599 帝国大基建
随着王爷们出去的地方越来越远,很多人选择去无主之地圈一块,作为自己的封地。
朝廷要支持他们,但是面临这严峻的问题,现在的大明水军已经是捉襟见肘。
露梁海战,也算是大明水军的巅峰,当时陈粼和邓子龙指挥的水军,有三百余艘战船,两万多水兵。
虽然船只没有大明新造的船大,但是狼群战术也不容小觑。
后来随着海战减少,大明也没有远洋的需要,就连那几百艘战船都没有。
要不是后来开始有对外贸易的需要,就是大船和运兵船都没有。
崔景荣有着他的理由,“当此之时,我大明向南洋进发日多。仅仅凭借手上的船只,不敷使用。前些时日,水师与尼德兰船队对峙于南洋香料岛海附近。幸亏他们没有出战,若是出击的话,仅凭我们在那里的船队,极难取胜。”
大明水师现有的运兵船和战船,虽然是针对南洋的战舰经过加强,不但吨位大,而且火力还强大。
但是尼德兰舰队那是远洋海军,他们的战舰更加适合远洋作战,并且在香料岛还只是一部分,在其他地方还有。
若是尼德兰决一死战,大明南洋水师只怕要全军覆没。
现在大明在海上的利益越来越多,而他们的资金也足够,所以崔景荣便提出扩大水师的要求。
如果以后保障对南洋的震慑,以及联通南洋的王爷们,强大的海军十分有必要。
崔景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除了李汝华之外,都表示能接受。
尤其是联通南洋的王爷们,大臣们更在乎这一点。
字面的意思是和南洋诸王保持联络,实际上的意思,就是能用强大的海军,保持对诸王的武力强势。
那才是大臣们最在乎的关键。
封建南海的事情,是在他们的任期内通过,如果此事在几年之内就糜烂,那么他们难辞其咎,以后肯定臭名昭著。
如果能靠着武装的强横,能一直保持对南洋的优势,从而让王爷们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地位。
那样一来,封建南海这件事情,必将会令他们名垂青史。
李汝华反对,也有他的理由。
“诸位,大修黄河就在眼前,还有西域铁路计划,再有几个重要的铁路计划。户部钱财虽然不少,但是架不住你们哪里都想花钱啊!”
随着大明的财政越来越健康,很多等着要办的事情都列入日程。
西北种棉花的事情,利润很高,比羊毛产业不差。
但是西北运输是个大问题,考虑到往西北卖货物和往外运棉花,朝廷决定修筑一条简单的铁路,专门用来运输。
那样的话,西出的车队,就不用靠着车马,从腹地运到兰州,再从兰州靠着大车拉到西北了。
有了铁路的存在,运输难度和费用能大大降低,大明对外贸易又能多一个低成本的选择。
西北铁路是未来几十年的布局,而黄河大修,则是数千年来面临的难题。
如今,黄河下游已经是苦不堪言,开封都是在河道以下的城市,如果夏天暴雨,决堤的情况不敢想象。
作为一项丰功伟绩,不管是工部或者是户部还是泰昌皇帝,都会将修葺黄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。
棉花铁路和黄河,都是很重要的事情,现在不能耽搁。
而另外几个铁路,同样如此。
此前有抚顺到开平,开平到京城的铁路,那是为了将精铁和焦炭等能源运到京城。
这些都是工业基础,不可缺少之物。
而在另一个方向,也有着巨大的需求。
那就是东南方向,与运河走势相同的地区,同样需要一条铁路,将京城和最富庶的地区连接起来。
运河的优势很明显,水运成本低廉,运量也大。
但是冬季来临之后,运河就处于瘫痪状态。
今时不同往日,以往冬日之前囤积大量的货物就是,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坊建立,越来越多的商品需要运送出去。
偏生很多东西并不方便保存,所以无法囤积。
如此一来,全天候运输的事情早就列进日程。
而且,运河本身的运力越来越受限制,现在吞吐的货物实在是太多,已经不能满足需求。
所以,三个计划,似乎一个都不能停下。
人们都陷入了沉思当中。
三大工程,放在以往,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任何一个都超过了三大殿修建的花费。
如果说有个先后次序还好,偏偏看上去都同样重要。
“各位大人,我们是否进入了一个怪圈当中。”方书安说到。
“怪圈,何意?”
李汝华对他的话没能理解。
“这些大工程,每一个花费都是数百万两,四个加起来,需要怕是两千万两以上,基本是我大明现有两年的岁入。”
方书安说着整个工程投资的预算,那是大明两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,才能建造完成。
“四个工程,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完成,全部完毕的话,七八年算是快的,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将整个视野扩展到十年的层面上,一年投进去两百万两,应当是可以成熟的范围。并且,我们还有债券和贷款可以考虑。”
“……”
人们一时愣住了,以前习惯于在某个工程开始之前,就将款子到位。
毕竟谁敢保证国库下次是不是有钱来付出剩下的部分,现在不一样了,朝廷的收入能够得到保证,并且还有两三种融资手段。
如果将两千万两分解到十年八年当中,真的没有多少压力了。
“并且,这两千万两,不仅仅是投入,他能带来的收益也将是海量。”
方书安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,国家投入五百万两修建铁路,虽然付出了薪饷,但是在修建过程当中,消耗掉的钢铁、水泥以及其他材料,会带动上下游各种工坊的产能。
而他们生产产生的利润,必然会有不少以税务的形式回流。
就算是发给工人们的薪饷,也有人需要吃饭,挣到钱买东西,这些又会变成税收回流。
除此以外,铁路是一段段修建。
中间某段修好之后,已经能产生利润,那些利润都将会反哺国库,所以说,投入进去两千万两,到时候光是税收能收回很多。
而那两千万两带来的拉动效应,将会十分巨大。
大基建的带头作用,方书安经历过的时代体现的更加明显。
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,美利坚的大基建运动,不但让他们成功躲过两次经济危机,更是让他们站在世界之巅。
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成为世界一极,都有大基建的影响在其中。
至于华夏,那就更不用说了。
二十世纪末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大基建,直接让华夏弯道超车,用二十年的时间,将身前众多国家抛在身后,成功超越美利坚,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。
当然,要比国民产值,或许还差上一点。
数个例子都证明,大基建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带动,是腾飞似的发展。
方书安当然知道,正在酝酿着科技革命的联合王国,现在有怎样的爆发力。
当他们完成蒸汽革命之后,成为世界工厂,聚敛全天下的财富。
有方书安在,他当然不会让联合王国有这样的机会,要不然也不会留着尼德兰的舰队不进攻。
就是要让他们有精力去牵制联合王国。
等到大明的远洋舰队能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,什么尼德兰王国,联合王国,都将匍匐在大明脚下。
“若是分作十年,事情自然可以干,不过我们需要重新进行计算,看看债券和贷款的比例要怎样发行。”
李汝华对于贷款的事情,很是上心。
因为交通银行和海发银行成立之后,存钱有利息的事情,让很多底层人动心了。
他们和有钱人的做法不同,国债和其他债券,听上去很美。
但是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,还是有些过于超前。
很多人觉得,将自己的钱拿去给别人建东西,会是有来无回的局面。
有了银行存款这样的事情,小富之家大多选择将钱存在银行,吃着利息。
存款有了,贷款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。
银行不是慈善机构,他们拿到钱,自然是要产生利润,如果都在库里,谁来替他们付出去利息?
而贷款的问题,比存款还难。
存款只需要收到人家的钱财,并且作好记录,等着来提取就行。
贷款的话,起码涉及到抵押物,还有估值等问题。
这些对于大明来说,都是新兴的东西。
尤其是涉及到储户的资金,所以两家银行放出去借款的时候,都是谨慎的很。
他们现在的借款对象,要么就是地方官府,要么就是有户部背景的商号,要么就是有实体抵押物的工厂等等。
其他中小商户,想要获得贷款,难度很大,又因为手续繁琐,所以很多人最后选择放弃。
最后的结果就是,银行按照现在的信贷比,等到年代结算的时候,会是亏钱的状态。
这谁能受得了?
本来是个赚钱的买卖,现在愣是亏钱,可是让两家银行最大股东,户部发愁。
现在正好,反正银行的借款目标是有国家背书的地方,他们去放款给几大工程,再好不过。
那样看来,朝廷的投资,很有可能是白嫖的结果。
最后花出去的钱,又能靠着各种情况回来,但是整个大明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增强。
民不加赋而国用足,以前觉得是胡说八道的事情,现在看来,已经成真。
朱由校看着他们讨论来讨论去,很想去参与一件事情啊。
不管是修葺黄河,还是修建西北或者东南铁路,都将士十分有趣的事情,至于说修建大船,那更棒了。
以前他只有在自己的院子里修建模型,现在能去现场查看,如何修建大船,想想都很美妙。
讨论完可行性之后,内阁很快散了,各自去准备需要提供的东西。
方从哲最后一个离开紫光阁,他回头看看,太子已经去了,外边,还有孙子和孙传庭候着他。
“书安,你说奇怪么,自从大明钱库不是跑老鼠以后,整个内阁都变得十分和谐。以前在朝堂上争辩的面红耳赤的事情,现在几乎没有发生过。”
方从哲能察觉到问题所在,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原因是什么。
“爷爷,那也正常啊,以前咱们都是没钱闹得。一个铜子要掰成几个花,大家都想花在自己那里,自然就需要争吵了。现在不同,大明国库就能有一千万两余银,不管是开展什么事情,大家都不缺经费。即便是眼馋别人的功绩,不要紧,自己去写一个奏章递上去,只要是有利的事情,内阁从来就不卡,这样的情况下,我也想不到他们要争吵的理由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?”方从哲没有意识到,好像还真是这样,因为内阁会议上,已经很少直接否定大臣们的提议。
因为那些建议都很好,以前是没条件执行,现在谁的都不否定,自然能和和气气。
“若是朝廷能一直下去,那将多么美好。”方从哲看着天空,喃喃说道。
方书安摇摇头:“爷爷,不会的,发展到某一天,不管是谁都将成为庞然大物,那个时候,谁都希望得到权力,做出决策,那时候,才是危险的时刻。”
现在是大发展阶段,所有地方都有短板,只要去做就能做出成绩。人们也没有心思去争斗,当发展到一定程度,资源受限的时候,才是争吵开始的时候。
方从哲说完,看看太阳,正是辉煌的时候。
谁能想到,大明在数十年之后,又会迎来一波腾飞呢?
这样的机会,真的要抓住!
随着栓动步枪产能不断提高,西北明军终于也开始大规模列装,甚至于一些军队,几乎都换成了栓动枪,他们手里除了枪,就只有配套的刺刀,其他的兵刃没有。
这样的军队,开始在西北不断试练,因为之后这里会偶尔爆发小规模战争。
在明军将厄鲁特击散之后,这里成为一片等待恢复的地区。
大明北庭都护府的荣光终于能实现,不过还有些星散的厄鲁特人,还有一些其它部族,会时不时来骚扰。
而两千栓动步枪军队在这里的一场遭遇战,算是后装步枪时代的到来。
(https://www.youren999.com/chapter/1090796/528582581.html)
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:www.youren999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ouren99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