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人小说网 > 家兄朱由校小说阅读 > 第三百四十四章 工业革命序幕

第三百四十四章 工业革命序幕


  “嘭轰——”

  九月初,当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发生碰撞,日本岛根地区的深山中也传来了一声声的轰鸣声。

  就近的岛根县内,一些来来往往的低矮日本百姓不为所动,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。

  在这种轰鸣声下,岛根县天守则旁边,一座新修建的明式四合院内,一份令人满意的文册也放到了卢剑星的面前。

  与低矮的天守则和大部分日本建筑不同,明式四合院高大雄壮,而坐在书房内的卢剑星对于日本人来说,更是巨人一般的存在。

  “辛苦了……”

  卢剑星对刚刚坐下的几名锦衣卫开口,随后便拿起了那文册,慢慢翻阅了起来。

  这一翻阅,他脸上的笑容便愈发洋溢。

  【黄金七千二百三十二两四钱,白银二百七十七万六千七百四十二两三钱,铜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七斤六两四分,铁……】

  小小的文册上,记载的黄金、白银、铜铁开采量,让卢剑星知道,齐王殿下看到这本文册的时候,一定会非常高兴的。

  因此、他合上了文册,随后说道:

  “黄金尽数发往天津港,白银发二百七十万两,铜发七十二万斤,铁保留。”

  说着、他靠在椅子上,换了一个较为舒服的姿势后继续说道:

  “那六千多斤铜,和其他收集上来的铜钱铸成万历通宝,至于那七万六千多两银子,取出零头的七百多两,给兄弟们一人发一两,剩下的等待殿下安排。”

  “多谢同知!”七名锦衣卫闻言当即作揖感谢,而卢剑星则是道:

  “不要感谢我,要感谢殿下。”

  “这价值三百多万两的金银铜锭一旦送往天津港,殿下高兴之下,估计那七万六千两银子里,咱们还能和拱卫营的兄弟分一杯羹。”

  他这么说着,而下面的锦衣卫也汇报道:

  “同知,虽然这么说,但我们的火药也用了只剩十二万斤了,恐怕需要皇店调拨一些硝石前来。”

  “这事情不难,我会上疏请殿下调拨三十万斤硝石前来的。”卢剑星不以为然的回应。

  日本作为一个硫磺资源和林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,用于黑火药原料中的硫磺和木炭自然不必发愁,不过它却是一个硝石贫乏的国家。

  由于硝石不足,因此日本才没有大规模的使用火炮,毕竟他们的硝石只能依赖于进口。

  至于进口的地方,便是只有大明和暹罗这两个地方。

  毕竟硝石是制作火药的必要原料,作为舶来品的硝石,无论是外交往来,还是军事冲突,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。

  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大规模的使用火器,也是因为他从堺港这种国际贸易港获得了大量硝石的缘故。

  因此在日本,只要控制了堺港,在火器应用上就有着格外的优势。

  只是随着“明日”开战,大明在朱由检的一纸令旨下,几乎断绝了所有对日海上硝石贸易。

  也正因此,北方的德川家光等人此刻只能防守,毫无反击余地。

  眼下的他们只能依托本岛中部,北部地区的土法来收集硝石,但即便如此,硝石的数量依旧稀少。

  硝石的稀少,导致的便是火药的严重不足。

  如果不是明军忙于吃下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岛、四国岛的话,江户城已然被攻破了。

  眼下卢剑星说解决硝石问题,实际上也是帮颜思齐等人解决火药问题。

  五十万斤硝石,最少可以制作出三百万斤火药。

  这些火药,几乎是万历时期,兵仗局三年的产出了。

  不过在朱由检改制后,大明两京和五军都督府都各自有一个军械分局,火药分局。

  五军都督府的火药产量是规定在三十万斤到五十万斤之间,而北京两大火药局则是产量固定在五百万到一千万斤之间,南京的火药局则是限定在七百万斤以内。

  这并不是说大明的火药产量只能达到这种程度,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。

  哪怕是两京三大火药局,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火药限量,也是因为要负责供应皇店的鞭炮销售。

  大明民间的火药需求一直不低,去岁更是售出了一千二百多万斤。

 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去年征战安南,防御边疆的消耗,也就花了四百万斤火药。

  如果非要对比,那每年的正旦节夜晚,大明百姓所花费的火药,都足够大明打上好几次安南了。

  不过,皇店贩卖烟花鞭炮,每年也是能获利几十万两。

  大明对火药上的财大气粗,是所有国家都难以想象的。

  卢剑星也听闻了小西洋监察使司在将硝石定性为可销售商品后,上百万斤硝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,就被欧洲商人抢购一空。

  “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……”

  卢剑星有些心痒痒,他倒不是贪钱,而是想弄些功绩,让齐王殿下眼皮底下一直有自己。

  “对了同知,近来矿工的死伤有些大,我们是不是要……”

  “不用管,没了就从犯人之中再调取。”

  一名锦衣卫刚想上报矿工死伤的事情,卢剑星却不耐烦的摆手,示意他别说了。

  “眼下各县监狱中,还关押着六十多万叛贼,哪里矿区的矿工不足就调取便是。”

  “是……”锦衣卫闻声坐下,而卢剑星也不以为意。

  他们之所以能开采出比幕府时期还高的矿产,火药只是一方面,其次还是因为规模。

  眼下有近五十万矿工在各处矿山劳作,他们都是和德川幕府以及各地大名有关联的人,或者是为幕府军队运送物资的民夫。

  日本一千五百余万人口,眼下掌握在大明手中的有七百万左右。

  战争的消耗,让大明手中的这七百万人口降低到了六百万左右,而近六分之一的囚犯占比,也让地方统治有些困难。

  卢剑星还准备向朱由检上疏,请求迁移个几十万灾民前来日本呢。

  不然到时候“北伐”,如果大军要用当地的日本人作为民夫,谁又知道这群家伙会不会临阵叛变……

  这么想着,他也没有兴趣再听其他的事情了,而是让众人离去,随后自己写了一份奏疏,连同移民实边、硝石运送、金银运送的事情一并发往了京城。

  与奏疏一同前往的,还有两百余艘大明货船。

  历经一个月的长途跋涉,货船最终抵达了天津港,而金银铜矿也被天津港的大沽营接管,押往了御马监的金银铜库。

  等朱由检拿到卢剑星的奏疏时,这些贵金属刚好封库,而朱由检看着手中奏疏,脸上的笑容更是止不住。

  “果然,还是苦一苦外夷要舒服……”

  保定县西边的太行山中,身着戎装的朱由检骑在马背上,拿着奏疏不停作笑。

  “小小倭寇居然有这么多金银,就这笔金银,就足够殿下您发行上千万钱币了。”

  陆文昭骑着马跟在朱由检身后,笑着附和。

  在他身后,曹变蛟、曹鼎蛟,王承恩,李中梓等人跟随,还有百余名骁骑卫紧随拱卫。

  朱由检合上了奏疏,随后将奏疏交给陆文昭,又从陆文昭手中接过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盒子。

  他将盒子打开,盒子之中则是放置着四枚钱币。

  四枚钱币的正面有“隶书”所写的“天启通宝”四个字,字体绝伦,铸工精湛,整齐划一,论精美程度要比市面流通的许多铜钱都更为精致。

  由于使用钢制模板液压,因此每一枚钱币的造型都大小相同。

  这四枚钱币中,分为银币两枚,铜币两枚。

  四枚钱币分为两大两小,又分作大平钱和小平钱,大平钱的银币重一两,约三十七克,使用九分白银,一分铜铸成。

  造型依旧是天圆地方,而正面为天启通宝四个字,背面则是标注一两,一两字体下还有印花,做工十分精美。

  这种大钱,主要还是作用于贸易,铸造的规模不会很大,朱由检准备铸造一千万枚左右,造价在九百零一万两银子,价值在一千万两。

  至于第二款的银币小平钱,则是使用九厘银,九分一铜铸成,重量为一两,面额为一百文,造价为九十九文。

  第三款则是铜币大平钱,九分铜,一分锡,重量一两,面额十文,造价九文五厘。

  第四款就是铜币小平钱了,九厘铜,一分锡,重量一钱,面额一文,造价九厘五。

  银币大平钱透亮,小平钱浑浊,铜币则是大小问题不一样,实际上造型都铜色紫红,真书直读。

  钱面文字“天启通宝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,其文字笔画清秀。制作上铸工精湛,整齐划一,钱文秀逸,是十分精美的货币。

  以这七十二万斤铜来拿铸币,完全可以铸造近一千三百万枚的十文大平钱,或者一亿三千万枚的一文小平钱。

  新钱的样式实际上和以前的旧钱没有太大区别,唯一的局面就是钱币延边多了六十道细齿,内里多了印花。

  只是这两个简单的防伪手段,就能避免市面大部分假钱作坊制作。

  “眼下朝廷的金银铜产量几何了?”

  朱由检转头对王承恩询问,而王承恩闻言,下意识就从身上摸出了一本文册。

  朱由检最近都在忙着铸钱的事情,王承恩也一直在身上带着相关的文册。

  “旧港的新矿加上小西洋监察使司,日本等地的新矿……”

  王承恩顿了顿,显然还在找,而朱由检也不急,则是等了王承恩一会儿才道:

  “今岁朝廷岁入黄金一万九千余斤,白银四十七万斤,铜二百六十一万斤,铁一万万九千余万斤,煤七十九万万斤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王承恩又道:“军备院已经将雷管研制出来了,威力增加之后,各类矿山的开采速度应该能提升不少。”

  “金银铜铁都按照我之前所说库存。”朱由检听后微微颌首,提醒了一下王承恩。

  如果按照大明眼下的矿采速度,按照之前制定的规则,大概十年时间就能积攒起三百多万两黄金,八千余万两白银,近三千万斤铜和二十亿斤铁料。

  不过朱由检没有必要等那么久,尤其是货币改制这一点。

  他只需要宣布今年对于田赋和商税,统一使用铜钱来收取,那么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,获得两百多亿枚铜钱。

  不过他要是真的这么做,必然会扰乱市场。

  必须要在不扰乱市场的前提下,完成货币革新,那么投入的量就不能一下太多。

  以眼下大明的金银铜库存,完全可以一次性制造两千六百多万枚银币大平钱,或者两亿六千多枚银币小平钱,以及八千万枚铜币大平钱和八亿枚小平钱。

  这点数量对于大明流通的银、铜币市场来说,根本就微不足道。

  换算之后,它们的价值也就是两千六百万两白银,以及价值一百万两银子的铜钱,合计不过两千七百万银子的价值。

  对于大明这个保守市面流通金银铜折色后,或许能有几十亿两王朝来说,根本就不算什么。

  如果单纯等着矿产开取来铸造钱币,那每年顶多铸造八千万枚银币小平钱,以及四亿枚铜币小平钱罢了。

  金银铜矿的征收,只是朱由检为了保障自己货币推行计划的起始点,真正的银铜收取大头,还是要靠税收。

  大明的税收,一年征收白银两千多万两,五千万石米麦。

  但凡更改为粮食可以用铜钱收取,哪怕只开放五分之一的口子,那也能收上来三十多亿枚铜钱。

  之所以没有人这么干,是因为大明假钱横行,收取铜钱必然是一笔亏本买卖。

  不过朱由检并不在意,一时的亏本,换来的是大明经济的新一轮变革。

  哪怕每次收上来上亿的假钱,损失也不过就是十几万两银子罢了。

  更何况,假钱之中也是有少量铜的,对于朝廷来说,这点亏本并不算什么。

  不过需要让朱由检在意的,是大旱下需要保证粮食的储量,因此注定了大明朝在这十七年大旱中,不可能将粮食转为铜钱征收。

  然而这点,朱由检早就想好了,他要收集铜钱的方法,不是通过税收,而是通过皇店……

  “皇店眼下每年的铜钱流水是多少?”

  朱由检在马背上开口询问,而王承恩闻言则是不假思索道:“大约三百亿文。”

  三百亿文的流水,注定了皇店将是一个天然的货币兑换机构,并且还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那种。

  他就好像超市一样,顾客拿出一两银子买了二十文的油盐,皇店就需要找补九百八十文铜钱。

  这样的特性,铸造了皇店实际上是一个天然的货币蓄水池。

  大明发行铜币可以用它,征收民间货币也可以用它,赚取贸易也能用它,可以说它是一个万金油一样的存在。

  但朱由检不会强制让皇店使用新钱来找补给百姓,因为这是在败坏皇店的名声。

  皇店对于大明,就好像供销社一样的存在,但他却没有供销社那么强大。

  供销社是独家专营,而皇店没有这种优势,它是需要和地方的其他店铺竞争的。

  因此还是回到了那句话中,真正可以带头消化天启通宝的,实际上是军队、是官吏,是官营机构的帮工……

  这群人的数量是多少?

  朱由检只是简单一算,便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军队七十七万人,官吏有俸禄领取的人,眼下达到了九十七万人,而官营的机构,便是以皇店、皇庄、官场、造船场,大明境内官营矿产的矿工等等近一百万人。

  不仅如此,除了他们之外,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,那就是受灾群体。

  大明的以工代赈,眼下已经覆盖了黄河两岸和其余地方上的二百多万灾民。

  以上这些人加起来,数量达到了四百多万人,而这四百多万人的支出,折色为银子,每年支出接近五千万两。

  这样的规模,一旦用来释放新币,那新币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市场上的大头。

  当然、发新币也会影响这群人对朝廷的信任,因为商家以不一定敢收新币。

  但别忘了,皇店的作用,就是用来贸易的。

  其他商家可以不收,但是皇店一定会收。

  不仅如此,这四百多万人的规模,还会让大明的一个新机构走上正轨。

  银行……

  朝廷和官营机构发工资条,俸禄和工资发到银行,这四百多万人则是用存折来存取钱财。

  这么一来、可以杜绝吃大部分空饷的事情发生,而且日后都察院、锦衣卫、大理寺的追查中,也会更容易查一些金融案件。

  因此总体来说,最后会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。

  朝廷—银行—官吏军队民夫—皇店—朝廷……

  这个闭环形成,那就不存在发新币会影响朝廷信誉的事情了。

  “必须快一点解决银行和地方钱庄的事情,然后开始铸币,等待发放新币。”

  朱由检脑中思绪万千,想好了一切后,他便开始对陆文昭说道:

  “钱庄的事情,好好追查,明年的燕山学子毕业后,银行的事情必须走上正轨。”

  “大朝会之后,我会让工部准备在大明各州府县建造银行,你告诉毕自严,朝廷的铸币场可以停下了。”

  “顺带告诉军备院,准备好足够的铸币机,要达到每日铸币一千万枚的规模。”

  “日后仅保留京城一处铸币场就足够。”朱由检说完,陆文昭也作揖表示知道了。

  在他作揖之后,朱由检才重新取出了弓箭,准备继续狩猎山中野禽走兽。

  不过他们刚刚行进了百来步,还没有找到什么值得狩猎的猎物时,身后的道路便传来了马蹄声。

  所有人勒马停在这冬季干枯的林中,过了片刻数名锦衣卫策马而来,并且送上了一份军报。

  “殿下!军备院有紧急军报!”

  领头的锦衣卫百户翻身下马,小跑而来,手中举着一份军报。

  外围的骁骑卫见状,接过军报,策马送到了朱由检身旁。

  朱由检接过军报,第一时间就打开了军备院的军报,而军报被打开的瞬间,朱由检也高兴的大笑了起来:

  “好!好!终于研制出来了!”

  “殿下?军备院有什么最新进展吗?”陆文昭不解的询问,而朱由检都是抖动手中的军报道:

  “第三版的蒸汽机出来了!好像和那个王徵有关!”

  朱由检笑着,手里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军报,尽管他不知道这第三版的蒸汽机,与历史上瓦特所发明的瓦特蒸汽机一不一样。

  但根据军报之中所说,眼下这台蒸汽机的力已经达到了九到十二的程度来说,这台蒸汽机只要没有太大问题,那大明的铁路和蒸汽机车,蒸汽机船就可以走上正轨了。

  不仅如此,第一次工业革命,也将由大明来带领!

 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市场的问题……

  想到这里、朱由检看向了陆文昭:“南军都督府的军队,还有海军都督府的军队都集结完毕了吗?”

  “回殿下……”陆文昭作揖行礼道:“部分已经踏上了前往旧港的路上,还有一部分尚且没有集结完毕。”

  “按照殿下您的领旨,目前戚元辅总兵一共调往了二十拱卫营率先前往旧港,再前往小西洋监察使司。”

  他这话说出,朱由检点了点头很满意,并继续道:

  “从西军都督府暂调秦邦屏、秦拱明、秦翼明三人,指挥还在安南的二十拱卫营前往小西洋监察使司。”

  “顺带告诉诸藩,他们的就藩银,可以交第二笔了,明年所有兵马集结小西洋监察使司后,立马开始就藩地的收复。”

  “是!”陆文昭作揖应下,搞不懂为什么第三版蒸汽机可以让自家殿下这么高兴。

  他自然不清楚,但朱由检却清楚得很。

  蒸汽机虽然能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,但也注定会淘汰一批人。

  如果想要不淘汰他们,那么就需要扩大市场。

  大明的市场,实际上已经饱和了,朱由检的所有手段虽然为朝廷创造了税收,但除了海外疆域收复,矿产挖掘以外,其他大部分手段都是在抢占挤压国内的市场。

  眼下第三版蒸汽机出现了,并且它的效率也能让大明进行工业化。

  那么这种情况下,以大明的市场规模来说,蒸汽机对纺织业和其他行业的进入,代表的就是挤占市场,挤走大量人工。

  如果不想大量城镇百姓失业,那么就必须扩大市场,不然蒸汽机只能用在蒸汽机车,蒸汽机船和军工业上,对民间经济,除了交通畅通以外,没有任何好处。

  想要扩大市场,还是一个可以承载大明工业化后,众多商品的市场。

  在大明近在咫尺的地方中,只有莫卧儿和南亚地区的那上亿人口。

  以他们为主,以欧洲和中亚为辅,大明的商品一旦抢占诸多市场,欧洲是否还会进行工业化,这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  不过朱由检何须管别人死活?

  要抢占南亚市场,还要让当地市场建立之后,不会遭受任何威胁,那诸王就藩后所建立的藩国,便是一个最好的商品倾销地。

  想到这里、朱由检脸上露出沉重的表情,“悲戚”道:

  “天竺百姓苦北虏久矣,如今我大明天兵将至,必将解放他们,让他们接受王化,安居乐业,人人都有工作。”

  “殿下仁爱……”陆文昭假装沉重的作揖,而王承恩等人也纷纷效仿。

  不过这效仿之余,却渐渐的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……


  (https://www.youren999.com/chapter/1129968/739494181.html)


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:www.youren999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ouren999.com